第20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分论坛六——数智化外语教材建设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5-10-17

1016日下午,第20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分论坛六——数智化外语教材建设在国内大厦顺利举办。分论坛由教材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颖主持。

会上,7位专家学者围绕外语教材的数智化转型展开讨论。

台湾辅仁大学张瓈文副教授在《AI时代的学习催化剂》报告中,强调外语人才培养应以人为中心,警惕将思考与写作能力外包给AI,并提出系统培养算法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文藻外语大学陈虹育老师以《虚拟沉浸式语言实验室(VILL)的发展》为题,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虚拟沉浸式语言实验室,并向大家展示了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北外杨莉芳副教授作《基于4C模型的新形态外语教材设计路径研究》报告,她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介绍了基于能力目标内容体系情境任务技术支撑”4C模型的新形态外语教材设计路径。上外李桃老师在《中西商务西语教材易读性对比研究》中,使用Fernández Huerta指数分析中西教材的易读性,提出量化评价框架。上外伏泉副教授在《日语专业本科精读教材的数智化转型路径探究》中,提出通过整合知识图谱和更新语料等方式推进教材的数智化。

上外童嘉老师在《捷克语精读教材数智化转型路径探究》中,指出捷克语教材的更新滞后现状,建议结合数字化与本土化进行改革。北外包奥运老师作《数智赋能茨瓦纳语教材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实践》报告,提出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推动茨瓦纳语教材的建设与更新。

在点评环节,张瓈文副教授对诸位老师的报告进行总结并予以肯定。同时指出,面对数智时代的变革,外语教育亟需系统回应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培养、数字化教材如何设计,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三项核心议题。

本次分论坛以理论与实践同频共振,明确了数智化外语教材建设的方向与抓手,为后续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