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处举办“卓越·赋能教材建设计划”系列活动第四至六讲

作者: 时间:2025-07-07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部署,响应教育教育数字化战略要求,加强教材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教材体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材处主办、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协办的卓越赋能教材建设计划系列活动第四至六期以线上形式举行。活动邀请法语学院傅荣教授、俄语学院黄玫教授、外研社资深质管编辑杨学义副编审,分别就教材建设经验作专题分享。

630日,傅荣教授围绕“外语专业高年级精读教材的编写实践与反思 —— 以《新经典法语5-6》为例”作专题讲座。他分享了《新经典法语5-6》的编写经验,强调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结合多媒体与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适用性,讨论了教材编写中的挑战,强调了教师用书的重要性并给出团队建设建议。他指出,优秀教材不仅能减轻教师工作量、激发教学创新,还能提供丰富的学术研究素材。此外,傅荣教授分析了国内外法语教材现状,特别指出国内高年级精读教材相对缺乏,而国外教材多针对零起点和基础阶段,与中国教育体制及学生需求不符,我国需自主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高年级法语精读教材。

71日,黄玫教授围绕《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二版数字教材开发与建设》作专题讲座。她介绍了该套系列教材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构想、平台架构与技术实现路径,指出数字教材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通过智能备课工具、多元化评价机制和自适应学习路径,有效提升了教学设计效率和学生学习体验。讲座从教材数字化必要性、纸数结合优势、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等多个维度展开,并结合样课展示了丰富的交互设计与资源组织形式。黄玫强调,数字教材不是对纸质教材的替代,而是融合互补、相得益彰的教学工具,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外语教材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和深入的理论思考。

72日,杨学义围绕“教材编写中的注意事项 —— 以地图问题为例”作专题讲座。他阐述了地图在教材编写中的重要性,列举多个地图使用不当案例,强调地图问题不仅涉及地理知识准确性,更关乎政治和外交立场。在讲座中,杨学义系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等国家地图相关法规,并对地图送审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他特别提醒,在编写教材时,应提前选定地图,并及时交由出版社处理,以此确保地图合规使用。为帮助参会教师直观识别问题地图,杨学义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深入展示了地图错误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强调,正确使用地图不仅关乎教材质量,更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肃性。

8月,教材处将紧密围绕教师教材建设培训需求,联合外研社举办系列研修活动,助推学校教材建设工作提质升级。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