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材编写与研究专业化水平,构建“编研互促、协调发展”的教材建设体系,推出更多彰显北外特色、服务学科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建设及研究成果,教材处于7月9日至10日举办教材编写研究系列工作坊,邀请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丁超教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张虹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会钦副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文娟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浩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孙曙光副教授分别就教材建设及研究经验作了专题分享。工作坊由教材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思飞、副处长李颖主持。
7月9日,丁超、李会钦分别主讲了专题讲座。丁超结合教材工作基本要求、外语教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内高校非通用语教材建设的现状,介绍了外语本科教材编写的理念、教材定位与整体设计。他以北外罗马尼亚语专业三代精读教材编写经历为例,强调外语教材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作为工作根本遵循,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意志;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编写及研究经验,确保教材内容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视野;坚持中国立场,兼顾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培养学生国际竞争力和深厚家国情怀。
李会钦从出版社视角介绍了外语教材选题策划的前期准备及编写研究工作中的意识形态把关。她表示,外语教材选题策划分为市场调研、选题设计、教材编写三个环节,涵盖政策学习、市场分析、竞品分析、理论学习、选题方案等步骤,最终确定编写理念与编写大纲、撰写教材样章。“学术无国界、研究有立场”,外语教材编写研究工作应严格遵循国家出版相关管理政策规定及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
7月10日,张文娟、陈浩、孙曙光,张虹分别主讲了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张文娟介绍了产出导向法的缘起和发展,阐释了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结合具体案例呈现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及各环节中的活动设计原则;陈浩秉持构式语法的语言观,阐释了三个基于“产出导向法” 的语法教学原则,以复合名词短语教学为例,展示了三个语法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孙曙光以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新标准职业英语》为例,分享了产出导向法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实践,聚焦如何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实现“育人”“做事”目标并举。
张虹通过梳理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在近些年国内外外语教材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结合教材文化呈现等研究案例分析,介绍了外语教材研究的方向与方法。她表示,教师应积极融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优势,多维度、多视角地围绕教材内容、教材使用、教材编写三个主要领域开展外语教材研究。外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应注重对中国外语教材文化呈现的历史梳理,强调对国外外语教材文化呈现的研究,在传承、借鉴的同时注重研究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事。
7月5日至6日,教材处组织北外教师参加由北外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与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高校教师素养与数字教材工作坊”,助力北外教师对数字教材的理解、设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未来,教材处将充分考虑学科建设需要及教师发展需求,聚焦相关理论和实践前沿,定期举办教材编写研究工作坊,进一步推动学校教材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