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历史性会议。大会对新时代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教材的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部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对新时代新教材建设的思考吧。
壹 准确把握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方向目标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材体系,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0 1
一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大会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教材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必须牢牢把握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和党的主张落实到教材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好育人育才的重要关口,使教材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0 2
二要把坚持正确方向作为首要标准。大会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材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为学生强基固本、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培养拥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下一代。
0 3
三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大会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之中,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教材建设要在教材的育人理念、内容选材、体系编排、呈现方式等各方面下功夫,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教材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好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0 4
四要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作为重要使命。大会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教材建设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全面提升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0 5
五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后,“上好学”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教材质量提出了更高期待。我们必须在教材精编细选、精益求精、科学严谨上下功夫,凸显好主流价值观,搭配好精神食粮,提供更多正能量。
贰 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材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效,教材总体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抓好新时代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核心是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提出的“五个体现”要求。
0 1
一是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系统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深刻解读中国现实、回答中国问题。
0 2
二是要充分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重视文化传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教材建设要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守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0 3
三是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教材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志,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0 4
四是要充分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教材集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使其在亿万青少年学生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0 5
五是要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教材是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拓宽视野,博采众家之长,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新进展,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为培养具有前瞻思维、国际眼光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叁 全力抓好新时代教材建设的重点任务
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对教材建设的新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牢政治方向,加强系统设计,突出问题导向,谋划教材建设新的“奋进之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0 1
第一,围绕一条主线: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这是首要政治任务,也是要长期持续推进的重大工程,重点要在“深入”上下功夫,解决好全面、系统、有机融入的问题。
一是研究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对新思想进课程教材的内容要求、途径方式、学习程度等进行整体设计,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横向配合、协同联动,为各级各类课程教材系统有机融入新思想提供科学指导。
二是系统编修大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重点是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实现德育课程的整体设计、有序递进。
0 2
第二,服务一个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落实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在提升教材科学性、及时反映前沿成果的同时,尤其要重视两个方面。
一是打底色,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下一步将重点解决好系统化、持续性的问题。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文化自信为核心,以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目标,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研究制定革命传统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系统设计革命传统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途径方式,梳理编制中华民族历史英雄人物进课程教材图谱,作为相关课程教材编修审的重要依据。
二是补短板,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统筹谋划设计,分步组织实施。首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学段落实劳动教育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对教育系统推进劳动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加快研究制定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按照中央新的要求,结合现有课程教材相关内容实施情况,对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教学用书、实施形式、考核评估、师资培训及资源保障作出系统规定,健全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0 3
第三,突出两个重点:课程标准,统编教材。
一是全面修订课程标准,指导规范教材编写。根据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改革,及时修订课程标准,为新时代教材编写提供基本依据。下一步重点是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全面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抓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落实。
二是抓好统编教材建设,强化正确育人导向。编好、审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学科专业知识中,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编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围绕政治学、经济学、新闻学、法学等学科,组织力量集中攻关,编写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优秀教材。全力编好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突出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组织好试教试用,从实践层面全面检验完善教材,确保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完善教材审查机制,制定更加严格科学的审查标准和程序,实现各类教材凡用必审、凡审必严,既严把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又防止简单贴政治标签。
0 4
第四,用好两个抓手:教材规划和管理办法。这是绘蓝图、立规则,整体提升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基础性措施。
一是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2018-2022年)。明确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及国家发展战略急需教材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材建设。
二是颁布实施大中小学系列教材管理办法。力争年底前颁布实施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和学校选用境外教材四个管理办法,指导推动地方和学校完善配套措施,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教材的规范管理。
0 5
第五,夯实两个基础:编写队伍,教材研究。
一是加强教材编审队伍建设。依托高水平学科专业所在机构和专家,加强对教材编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建立完善各级各类教材的编写、审查专家库,及时发现和储备优秀编审专家,注重吸纳优秀的一线教师,健全激励机制。
二是大力强化教材研究支撑能力。充分发挥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牵头作用,带动地方和高校完善教材研究体系,加强教材研究。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先行做起,分批建设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聚集一批优秀人才开展教材重大问题研究。建立教材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问题研判,为改进提升教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18年第20期,原标题为《落实“五个体现”把牢育人方向》